新华保险服务“三农”建设
与此同时,冷轧薄板、特厚板、电工钢等高科技含量、高附加值钢材产量同比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,产品结构渐趋优化。
从2014年年初至今,包括青岛港、广州港、宁波港在内的多家港口运营商都相继布点内陆港建设,而布点的背后,是国内内陆港建设迎来了一波风潮的行业背景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在这波建设高潮中,海港运营商的身影却频繁的出现。
在2013年,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和税收政策的改变,国内各港口的利润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,虽然在2014年逐渐出现了一些回转,但行业的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。青岛港相关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青岛港参与建设的内陆港都由统一的港口运营商管理,形成了联动系统,同时这些内陆港也都具备报关、检验等正常的内陆港功能。包括冠县、衡水、安平等多地的内陆港已经在近期投入使用。在此次的内陆港建设风潮中,中西部地区成为重点地区。建设风潮港口商多地布局内陆港3个月前,青岛港联合新疆联宇、中铁集装箱新疆乌鲁木齐分公司,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以新疆为中心,西联西安、郑州,东通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内陆枢纽港。
目前青岛港的主业依然是仓储、装卸,而通过内陆港和海铁联运等项目的建设,可以为青岛港每年吞吐的4亿吨货物提供全程物流的供应链,这也同时延伸了可供挖掘的利益链条。青岛港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。汽车消费增速继续回落至4.5%,反映经济增速下降已经开始影响居民消费。
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.7%,较9月回落0.3个百分点,低于市场预期的8%,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仍存,有机构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将继续加大。短期看,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,基建投资将继续托底经济,但APEC峰会期间大范围停工或导致11月数据低迷。与此同时,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至13.5%。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综合多项数据后指出,本次数据依然显示当前有效需求不足,结合此前发布的10月份1.6%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,可见经济负产出缺口明显,进一步宽松政策十分必要。
地产销售相关消费,除建筑装潢外,家电、家具消费增速均有所放缓,但若房地产销售继续回暖,上述消费或会反弹。中金报告也提到,经济下行压力仍存,高利率仍是抑制投资,尤其是抑制制造业投资的重要因素,未来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将继续加大
这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,中方宣布成立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,优先支持互联互通建设。第五,扩大人文交流渠道。中国-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已正式启动,中韩自贸区已结束实质性谈判,中日韩投资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谈判取得积极进展。今年,清迈倡议多边化(CMIM)协议修订稿正式生效,10+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(AMRO)升级为国际组织,为本地区金融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。
这里,我愿就加强10+3合作提出几点意见:第一,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。中方倡议明年与马来西亚联合举办东亚投资高层论坛,欢迎各国参与。国家间友好的基础在于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。10+3国家要加强财金合作,着力提升清迈倡议多边化可操作性,充分利用新增预防性贷款工具,应对潜在的短期流动性困难。
今年以来,国际经济复苏进程波折不定,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。过去十多年中,亚洲区域内贸易规模从1万亿美元扩大到3万亿美元,已达到区域各国贸易总量的一半,建立一个开放公平的区域贸易投资环境乃大势所趋。
亚洲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,缩小差距、减少贫困、改善民生是地区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。中方建议探讨成立中日韩三国分设的东盟中心的定期交流机制。
今年东亚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望保持较高增速,继续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近年来,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为世界所瞩目,也为东亚带来了发展机遇。当前,东亚经济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,一些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已影响到地区金融稳定。完善10+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治理结构,逐步建立区域高效监管协调与预警机制。随着一系列创新、转型、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,全年能够实现7.5%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。没有和平稳定,东亚永无振兴之日。
《第二东亚展望小组(EAVGII)报告》评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,梳理出25项优先建议,在此我宣布,中方愿牵头落实东亚互联互通、贸易投资和扶贫等三项建议。第六,加强公共卫生合作。
全球经济正经历深度调整,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不一,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。值得庆幸的是,东亚仍然保持总体和平稳定,经济增长势头并未受到根本影响,区域合作进程持续向前推进。
中方提议实施东亚减贫合作倡议,并提供1亿元人民币,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,建立东亚减贫合作示范点,并愿于明年向东盟欠发达国家提供3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。10+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不断完善,让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切实受益。
第二,提升区域金融合作水平。今年前三季度,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,GDP增长7.4%,就业完成全年任务,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,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,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催生,正在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。东亚国家的发展,与总体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密切相关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3日下午在缅甸内比都出席第十七次东盟与中日韩(10+3)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。
明年,受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和各种矛盾交织作用的影响,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,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,正处于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,发展的韧性、潜力和回旋余地很大,完全有条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当前,国际形势处于复杂变化之中,地区热点和局部动荡仍在升温,恐怖主义成为全球性挑战,埃博拉疫情扩散令人担忧。
第四,深化民生领域合作。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地缘相近、经济互补、文化相通,17年来10+3合作从无到有,不断成长,有力地促进了东亚一体化进程。
在此基础上,地区各方应继续加强协调,牢牢把握互利合作的大方向,开展相关领域务实合作,朝着东亚共同体的目标稳步迈进。10+3国家经济融合度高,我们应加强协调,在区域自贸安排中发挥引领作用,灵活务实推动RCEP谈判如期在2015年底前完成,建成东亚地区最大自贸区。
建议10+3国家卫生机构在防控埃博拉疫情方面加强沟通合作,在此基础上积累经验,共同推进完善10+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。东亚是我们共同的家园。去年,各方通过了《2013-2017年10+3合作工作计划》,就24个重点领域务实合作进行了科学规划。因此,坚定维护和平稳定的大环境,是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。
埃博拉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已构成严峻挑战,疫情走向还不确定。互联互通是区域合作的基础。
感谢吴登盛总统和缅甸政府为会议所做的精心准备和安排。进一步扩大本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,扩大跨境贸易本币结算,加强清算机制建设。
《第二东亚展望小组报告》将消除贫困作为10+3优先合作领域,中方深表赞同。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,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,适时适度预调微调,着力在改革创新、提质增效上下功夫,促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充分发挥广大劳动者的聪明智慧,形成新的发展动力,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,继续为东亚地区各国提供更多发展机遇。
#相关推荐
-
评论列表 (0条)